一、从空间分隔角度来看
物理阻挡
花箱本身具有一定的体积和高度,能够在街道上形成一道实体的屏障。例如,常见的花箱高度在0.5 - 1米左右。对于行人和车辆来说,这是一个明显的界限。行人不会轻易越过花箱进入机动车道或者其他特定区域,车辆也因为花箱的存在而无法侵入人行道等区域。
引导人流和车流
花箱可以沿着街道有规划地摆放,从而改变人们的行走和车辆的行驶路线。比如在一些商业步行街与车行道的交界处,花箱可以引导行人按照规定的通道行走,避免行人乱穿马路与车辆发生冲突,起到了间接的人机隔离效果。
二、从视觉和心理暗示角度来看
视觉区分
花箱的存在使得街道不同功能区域在视觉上更加分明。人们看到花箱就会在潜意识里将其视为不同区域的分隔标志。例如,在公园内部的步行道与自行车道之间设置花箱,即使花箱的高度可能不是特别高,但凭借花卉的种植和花箱的造型,能够让步行者和骑行者在视觉上清晰地分辨出各自的道路范围。
心理警示
花箱作为一种街道设施,它给行人和车辆驾驶者一种心理上的警示。人们会认为花箱所在的区域是不应该随意跨越的。例如,在一些广场周围设置花箱来划分活动区域和车辆停放区域,人们在心理上会尊重这种划分,从而减少人机冲突的可能性。
然而,街道花箱也并非是一种完全理想的人机隔离设施。
防护能力有限
与专门的隔离护栏相比,花箱的坚固程度可能较低。在遭受较大冲击力(如车辆高速撞击)时,可能无法有效阻挡。例如,在一些交通事故中,如果车辆失控冲向花箱,花箱可能会被撞毁,无法像坚固的金属隔离栏那样持续起到隔离和保护的作用。
存在跨越的可能性
由于花箱相对美观且没有像金属隔离栏那样给人很强的阻隔感,可能会有部分人出于图方便等原因跨越花箱。比如在一些较矮花箱设置的区域,个别行人可能会为了抄近路而跨越花箱,从而破坏了人机隔离的效果。